把“积善行”写进KPI
2025-08-18
通读全书后,第五章“积善行、思利他”最令我共鸣:利他并非高调慈善,而是把他人与企业的长期利益放在决策的天平上。我身处开关柜等电气制造行业,产品安全决定客户生命财产,更需要把“善”做成系统能力。结合本书,我觉得我的工作可立即落地的三点建议:把“利他”写进制度——修订《员工手册》,将“零缺陷交付、主动预警隐患”列为善行典型,与晋升、积分挂钩,让好人不吃亏。把“善行”做成流程——生产、质检、售后共用一张...
读《毛泽东选集》有感
2025-08-15
刚读完《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我想谈谈自己的感受。毛泽东是我非常敬佩的人,小的时候就常听爸爸给我讲毛主席的事迹,每次听他讲毛主席的事迹都能够体会到他那激动的心情,从他那言谈与表情中充分体现了一位老人对我们伟大领袖的无比崇敬,他对我的这种影响在那时就在我心里扎下了根。从那时起,我对毛泽东的丰功伟绩开始关心和关注。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通过影视作品更加深入的去了解这位伟人,直到现在我才开始读《毛泽东选集...
稻盛和夫《六项精进》读书心得
2025-08-12
第三章中马云说:“中国有句话叫“阳光底下修屋顶”,就是说屋顶必须在晴天认真修好,等到下雨时再修就为时过晚了。”提醒人们趁晴天把瓦片钉牢,强调了“平时的储备”。景气时,我们常把利润当勋章,把人才当工具,忘了屋顶的瓦片已悄悄松动;只有趁阳光炽烈,把现金流、人心、谦虚一块块夯实,暴雨突至时,屋里的人才不必仓皇失措。第四章像当头棒喝:一旦把平台当能力,把幸运当实力,傲慢便瞬间蛀空大厦。保持谦虚,就是持续把...
读书心得
2025-08-01
合上《六项精进》前两章,我脑子里像被重新排了版,我给自己列了三条可量化的“本周行动清单”。一是把“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翻译成行政动作:简历初筛从10分钟压缩到5分钟,省出的时间全部用于电话背调。目标:本周30份简历背调覆盖率由60%升至100%,试用期淘汰率下降。工作不是比谁下班更晚打卡,而是比谁的专注更纯粹。二是把“超越经济变动”拆成费用降幅≥3%:会议室撤瓶装水,换成循环热水壶,每次会议省104元;打印纸双...
《独居冰岛的一年》读后感 ——在孤独中寻得生命的辽阔
2025-08-01
嘉倩的《独居冰岛的一年》,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独特画卷,带我走进了一段充满未知与惊喜的别样旅程。初读此书,我便被作者那勇敢奔赴冰岛独自生活的勇气所震撼。在大多数人选择安稳生活轨迹的时候,她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这片遥远而陌生的土地,开启了独居之旅。这不仅仅是地理上的跨越,更是一次心灵上的自我挑战。她的这份勇气,让我反思自己在生活中常常因为害怕未知而选择退缩,很多时候都被困在自己设定的舒适圈里,不敢迈出那勇...
拒绝焦虑 立即行动 ——读《焦虑心理学》有感
2025-07-29
《焦虑心理学》这本书实际上是一本心理学指导用书,作者围绕当下现代人身上的焦虑综合征,通过案例分析,深入浅出的对焦虑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化解焦虑做了细致分析。当下,在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各个领域,无时无刻不存在焦虑的心里,这些焦虑的产生有一部分来自于外部环境,但是绝大多数是我们自身产生的问题。对于本书的前半部分,我觉得有一点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去学习,就是“拒绝焦虑,立即行动”。在我们面临抉择的时候,我...
《许三观卖血记》读后感悟
2025-07-29
沉浸阅读《许三观卖血记》,如同跟随许三观在一条由血与泪铺就的生存之路上艰难跋涉。余华以其标志性的冷峻笔调,将一个小人物在特定时代洪流中的挣扎、坚韧与温情,刻画得入木三分。“血”无疑是全书最核心的意象与驱动力。它不仅是许三观养家糊口、应对危机时唯一可依赖的“硬通货”,更是他作为男人、丈夫、父亲的价值证明。每一次挽起袖子走向医院,都是一次对生命本源的透支,一次在生存重压下无奈的自我献祭。从最初的懵懂好...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2025-07-29
初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便被其真实、质朴的文字深深吸引。它以访谈实录的形式,生动勾勒出青年习近平扎根陕北黄土高原,与群众同甘共苦、摸爬滚打的青春岁月,读来令人动容,更引人深思。书中,青年习近平面临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环境。跳蚤肆虐、粗粮果腹、高强度劳作……但他从未有过丝毫退缩与抱怨。他以超乎常人的毅力,闯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这一道道难关。在劳动中,他从最初的不适应,到逐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