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29
浏览次数:120次
初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便被其真实、质朴的文字深深吸引。它以访谈实录的形式,生动勾勒出青年习近平扎根陕北黄土高原,与群众同甘共苦、摸爬滚打的青春岁月,读来令人动容,更引人深思。
书中,青年习近平面临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环境。跳蚤肆虐、粗粮果腹、高强度劳作……但他从未有过丝毫退缩与抱怨。他以超乎常人的毅力,闯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这一道道难关。在劳动中,他从最初的不适应,到逐渐成长为能拿到壮劳力工分的种地好把式,这种蜕变见证着他坚韧不拔的品质。他一心为百姓谋福祉,带领村民打井、修淤地坝、建沼气池,一桩桩实事,件件都办到了群众的心坎上,深刻体现出他“以百姓之心为心”的为民情怀。
青年习近平对知识的渴望也让我深受触动。在艰苦的知青生活中,他始终手不释卷,行李箱中装满书籍,哪怕劳作一天后疲惫不堪,晚上仍就着煤油灯苦读。他广泛涉猎哲学、政治、经济等多领域书籍,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充实、提升自我。这种对学习的热爱与执着,为他日后的治国理政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掩卷沉思,我深感自身的不足与差距。在生活中,我们常因一点困难就轻言放弃;在学习与工作里,也容易被外界干扰,难以静下心来深耕知识、提升能力。而习近平总书记的知青经历,宛如一座明亮的灯塔,为我们照亮前行的道路。它让我们明白,青春需在磨砺中成长,理想需在实践中铸就,只有历经风雨洗礼,才能真正担当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应从总书记的知青岁月中汲取精神养分,坚定理想信念,勇于在困难中锤炼自己,以扎实的知识储备和务实的工作作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设计:马书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