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08
浏览次数:76次
读《活着》时,总觉得福贵的人生像被狂风裹挟的沙粒,身不由己却又死死贴着大地。从挥金如土的少爷到孑然一身的老农,命运一次次揭开他的伤疤。他眼睁睁的看着父母、妻子、儿女相继逝去,最后只剩一头老牛与他相伴。这循环往复的苦难,哪里是 福贵独自承受的悲剧?分明是无数普通人命运在历史车轮碾压下的缩影。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福贵用一生验证了这句话。他失去了所有“活着之外”的意义——财富、地位、亲情,却在最朴素的劳作里找到了活下去的理由。耕地、喂牛、看日升月落,这些微不足道的日常,成了他对抗虚无的武器。
余华笔下福贵的一生,并非一曲抗争的凯歌,而是一首在尘埃里写就的生命赞美诗。字里行间深刻表达,活着本身,便是对命运最坚韧的回答。(设计:孙彦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