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6-19
浏览次数:718次
无现货,不市场。6月17日,山东电力现货市场转入正式运行。
这是继广东、山西后,作为我国第三个转入电力现货市场正式运行的区域电力市场。
作为全国首批八个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之一,山东电力现货市场于2021年12月1日进入长周期结算试运行,截至5月,已连续运行30个月,历经迎峰度夏、度冬及重要节假日、重要活动保电等多场景实战检验。
数据显示,山东省电力市场参与交易的售电公司数量从2021年12月71家增加到2024年超过120家。
同时,在现货市场试点建设过程中,山东也有着多个全国第一:第一个允许采用“负电价”,第一个建立容量补偿机制,第一个允许独立储能参与电力现货市场,第一个创新核电保留优先发电量、以全电量报量报价方式参与市场。
从运行情况看,省内各类经营主体对电力市场的预期和信心不断增强,主体多元、竞争有序的电力交易格局已经形成。电力现货市场在保障能源安全、支撑电力可靠供应以及优化资源配置、助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能见」了解到,针对能源电力安全保供,山东电力现货市场通过选定适宜市场模式、优化热电解耦出清方式、设置合理市场价格限值、建立容量补偿机制、制定分时电价传导机制等做法,实现了市场环境下电力安全保供。
市场模式方面,山东电力现货市场在设计之初便选择了现货全电量出清、中长期交易差价结算的集中式市场模式,电力现货市场出清采用安全约束机组组合与安全约束经济调度算法,兼顾了市场交易组织与电力系统安全运行要求,同时采用分时节点价格机制,形成反映电能时空价值的价格信号。
价格机制方面,山东创新实施现货市场分时电价全链条传导机制,以现货市场分时价格信号为指导,优化工商业分时电价与分时零售套餐约束机制,同步适时调整代理购电用户分时电价浮动比例和峰谷时长等参数,有效实现现货市场分时价格信号向终端用户的有效传导。
对比省级现货市场建设实施方案或者运营规则及细则,山西、广东、山东也表现出了“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在处理两个市场的关系时,均坚持“中长期交易为主、现货交易为辅”的原则。在电力市场模式选择上,“转正”三省主要采用“集中式”电力市场模式。
山西在最新版的v14文件中表示,采用“中长期合约仅作为结算依据管理市场风险、现货交易采用全电量集中竞价”的交易模式;广州还是以《南方(以广东起步)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实施方案(试行)》中提出的,采用全电量竞价的模式,按照“发电侧报量报价、用户侧报量不报价”的方式起步,逐步过渡到发用双边报量报价模式;山东在《山东电力市场规则(试行)》中强调,采用“保量保价”和“保量竞价”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优先发电参与市场,应放尽放,实现优先发电与优先购电规模相匹配。
此外,在具体实施中侧重点的选择不同,山西是第一个推动抽水蓄能、虚拟电厂参与现货市场,目前山西电力已推动现货模式虚拟电厂建设成功;广东开启国内独立储能以“报量保价”的方式参与现货市场交易的先河;山东首次创新核电保留优先发电量、以全电量报量报价方式参与市场。
以上在电力现货市场的先行先探,为后续省级发展电力市场提供了优秀样本。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电力现货市场“转正”,业内也有不少声音指出:已经转入正式运行的电力现货市场实际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没有解决。
山西市场的问题在于结算。中长期合约在最终结算的时候没有考虑到现货市场不同节点之间的价格差异。目前的广东电力现货市场中,用户在日前市场的申报只参加结算,而不参加出清,以及抽水蓄能、虚拟电厂等各类可调节资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机制尚未建立。
而山东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庞大的新能源装机如何入市?
山东省在电力现货市场的发展过程中,总装机容量和新能源装机容量的增加对市场产生了显著影响。山东省的电力总装机从2020年15896.3万千瓦,到2023年年底达到了21152万千瓦,增长率达到33%。其中,新能源装机从2020年4067.5万千瓦达到了2023年8283.6万千瓦,比2020年增长了一倍。
截至2024年3月底,风电装机2600.4万千瓦,光伏装机5932.57万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4324.73 万千瓦,集中式管理光伏电站 322 座,装机容量 1607.84万千瓦,风电装机和光伏装机总量在全国排名第一 。
针对新能源消纳难题,山东省通过引入新型储能等多元主体参与电力现货交易、设置合理的价格限值、制定分时电价传导机制、推动电力调频、爬坡辅助服务市场建设等措施,对于激励各类主体参与电力系统调节,挖掘新能源消纳空间发挥了积极作用。
举例来说,现货市场低谷低价和分时电价信号的充分传导,充分调动了各类资源参与新能源消纳。在新能源大发、电力需求下降的低谷时段,现货市场低电价激励煤电机组深调371万千瓦,分时电价机制引导市场化用户午间填谷500万千瓦,有效促进了新能源消纳,推动了能源结构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
同时,山东还积极推动集中式新能源企业入市,鼓励集中式新能源企业自愿选择全电量参与中长期和现货交易。不选择全量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新能源企业则以实际发电量的10%参与现货市场结算。截至2023年底,山东564家集中式新能源场站中,有44家风电场站选择全电量入市,通过电力市场交易实现新能源发电价值。
说白了,“建市场”与“促转型”这一对目标,是当下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过程中绕不开的话题,“转正”远非省级电力现货市场建设的终点,只是新的起点,新能源入市的挑战与压力仍然存在,系统调节资源也依旧面临很多待解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