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21
浏览次数:33次
电力现货市场作为反映电力供需的“晴雨表”,其价格波动一直牵动着所有市场参与者的心。通过对山东2022年1月至2025年8月的电力市场数据进行深度剖析,我们发现了一系列揭示市场发展规律的重要趋势,这些趋势正塑造着电力交易的新格局。
一、日前价格:
2022-2024年价格分布趋于集中,
2025年低价分布突出

日前市场价格分布呈现出从分散到集中的明显演变轨迹。2022年,价格曲线相对平缓宽阔,密度峰值较低,表明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不稳定因素较多。
2023年至2024年,价格分布发生显著变化,曲线变得陡峭,峰值集中在400-500元/MWh范围内。这一变化表明市场稳定性增强,供需关系趋于平衡,市场机制不断优化。
进入2025年,日前价格分布在低价段(-80至200元/MWh)出现相对突出的分布,中高价格区间的密度则明显降低。这一趋势揭示了电力市场整体价格水平的下行压力,以及市场定价机制日趋理性。
二、季节性规律:价格波动与自然规律高度契合

从图中可以看到,电力价格呈现明显的季节性波动特征。夏季(6月、7月、8月)的价格中位数和箱体高度通常较高,这与季节性需求变化密切相关。
从年度趋势看,随着时间推移,价格的中位数呈现下降趋势,这反映了电力市场价格的长期下降规律,也与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市场机制优化密切相关。
三、日内曲线:揭示用电行为的“双峰”模式

分时价格曲线揭示了电力消费的典型“双峰”模式。所有月份的价格曲线都显示,价格在早晚高峰时段(早上6-9点和晚上18-19点)明显上升,在夜间低谷和午间时段(凌晨1-5点和中午10-15点)降低。这种模式与电力需求模式高度相关:高峰时段对应居民和工业用电需求增加,低谷时段则对应需求减少或分布式光伏增多。
冬季月份则呈现早高峰更为突出的特点,而春季和秋季由于气候温和、需求稳定,价格曲线相对平坦,波动较小。

进一步分析表明,凌晨和晚间时段的价格分布较为集中,价格相对稳定;而中午时段分布较为分散,价格波动较大。这一现象与新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密切相关。
四、价差分析:价差绝对趋势性降低

价差分布形态变化显著。2022年至2024年,价差曲线相对较宽且峰值较低,表明价差分布分散;而2025年曲线峰值最高且最窄,价差高度集中在0附近,表明整体价差绝对值较小。

价差比例呈现明显的季节性波动。夏季月份正价差比例整体超过50%,表明在这些月份日前价格高估更为严重;而春季和秋季月份,正价差比例整体低于50%,表明在这些月份负价差更为明显。
五、市场启示:从数据看电力市场进化路径
四年的电力市场数据描绘出一条清晰的市场发展路径:从初期的波动较大到逐步成熟稳定,再到可能出现的低价新常态。这一演变背后有多重因素驱动: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平抑了边际成本;市场机制不断完善提高了交易效率;市场主体经验积累使报价行为更趋理性。分时价差结构的局部性增强,也增加了市场参与的难度。
六、未来展望:电力市场迈向成熟阶段
随着新能源占比持续提升和市场机制不断完善,电力市场正迈向更加成熟的发展阶段。市场价格的理性化将成为主要趋势。日前价格与实际价格价差的收窄,以及价格波动的减小,都表明市场定价效率在不断提升。电力市场作为能源资源配置的核心平台,其健康发展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转型具有深远意义。未来,随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加快建设,电力价格形成机制将更加完善,更好地发挥其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